当前位置:首页  >  技术文章  >  可视静脉血管显影仪:光影导航·安全穿刺

可视静脉血管显影仪:光影导航·安全穿刺

更新时间:2025-07-25 点击量:270
可视静脉血管显影仪:光影导航·安全穿刺
一、适用人群与场景  
高难度穿刺群体  
婴幼儿、肥胖患者、浮肿患者、多次化疗致血管塌陷者  
急救休克、血容量骤减等血管不显患者  
老年血管弹性差、暗肤色人群等传统方法难以定位者  
临床科室覆盖  
儿科、急诊科、ICU、血透中心、老年科、肿瘤科等需高频静脉穿刺的场景  
二、核心工作原理  
光学成像技术  
近红外光吸收:静脉血管内去氧血红蛋白对近红外光吸收率高于周围组织,形成对比图像。  
3D投影显示:通过微距红外光源投射,摄像头捕捉反射信号,经数字化处理后将血管原位投影至皮肤表面。  
多模态显像  
颜色切换:支持黑白、绿、红、紫等6种颜色模式,适配不同肤色。  
深度分层:提供浅、中、深三种模式,标注最佳穿刺位置。  
三、标准化操作流程  
设备准备  
检查设备状态:确认电源充足(电量指示灯绿色)、镜头无划痕、一次性薄膜完整。  
环境适配:关闭强光源干扰,调整室温至25-28℃(避免血管收缩)。  
患者定位  
体位固定:协助患者平躺或坐正,暴露穿刺部位(如手背、肘窝)。  
红外感应启动:将患者手掌覆盖感应区,触发LED光源或投影仪。  
图像调节  
可视静脉血管显影仪光源的选择:  
上光源:观察浅层静脉(如儿童手背)。  
下光源:穿透深层组织(如肥胖患者手臂)。  
参数优化:  
旋转亮度旋钮至图像清晰(避免过亮导致皮肤灼伤)。  
切换尺寸模式(大/中/小)适配不同穿刺区域。  
启用“去毛发”模式减少干扰。  
穿刺执行  
双屏对照:目光交替观察显示屏与穿刺部位,确保针尖沿血管走向进针。  
动态调整:若患者移动导致图像偏移,立即暂停操作并重新定位。  
结束流程  
设备关闭:患者手掌离开感应区,LED光源自动停止;长按电源键3秒关机。  
清洁消毒:用75%医用酒精棉球擦拭镜头及操作台,丢弃一次性薄膜。  
四、安全规范与禁忌  
操作禁忌  
禁止在皮肤破损、感染或烧伤部位使用。  
避免将设备靠近强电磁场(如核磁共振室)。  
患者保护  
儿童使用需家长陪同,防止意外触碰设备。  
长期卧床患者使用后检查皮肤压疮风险。  
设备维护  
电池长期存放需每2-3个月充电一次,防止亏电损坏。  
镜头划伤需返厂维修,禁止自行拆卸。  
 

 

 

联系方式

邮箱:https://www.chinalightnet.com 地址:武汉东湖新技术开发区东信路11号武汉留学生创业园C4166
咨询热线

86-027-65520255

(周一至周日9:00-19:00) 在线咨询
微信公众号
移动端浏览
365英国上市(集团)有限公司-Official website©2025版权所有    备案号:鄂ICP备15014901号-6 技术支持:化工仪器网    管理登陆    sitemap.xml